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导购 > 老外大牙都笑掉了!造车新势力连资质都没有,凭啥自称高端?

老外大牙都笑掉了!造车新势力连资质都没有,凭啥自称高端?

(原标题:老外大牙都笑掉了!造车新势力连资质都没有,凭啥自称高端?)

恕我直言,现如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真的是“群魔乱舞”啊!一堆连造车资质都没有的新势力车企,没有任何的技术积累,找个快要倒闭的工厂代工一下,造出来一款车,再加上点儿“噱头十足”的营销和宣传手段,竟然就能秒变豪华品牌车型了,上来就敢卖30万、40万!我更想不通的是,就这样造出来的车,竟然还有一堆人跑去买。

蔚来:江淮代工;

理想:力帆代工;

小鹏:海马代工;

问界:小康代工;

最搞笑的是,这几个代工厂,本身它们自己造的车就不是高端车型,市场认可度也不高,一年到头儿都卖不出去几台,我就不信给别人代工一下,造出来的车就能立马摇身一变,成为豪华品牌了?这个逻辑讲不通吧?

再说了,一台车,并不是说堆砌几个大屏幕、大彩电、大冰箱,就能自称“豪华车型”的,汽车这东西,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产品,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积累、储备,但是感觉这些造车新势力,两三年就能搞出来了,而且车型还很丰富,然后各种造势,各种噱头!

个人感觉,现在的这些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就像十几年前的国产山寨手机一样,只要有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系统有联发科完整的方案,外壳可以找人代工,甚至专门有第三方把整机造出来,你想要啥牌子贴上去就好了。

哦,对了,很多搞服装的也是这个套路,搞贴牌生产,找专门的代工厂,贴上个品牌,就能往外卖,但是人家服装再怎么折腾只不过是一件遮风挡雨的衣服,就算坏了也没啥大不了。但是汽车却是拉着一家人出行的工具,是要跑高速的,是需要看调校和匹配的,没有点儿造车经验,是调校不好一台车的,这可不是新手随随便便几个月、几年就能学会的。

个人认为,现阶段,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主要分为3个阵营:

阵营1:以比亚迪、吉利、长安为代表的传统自主车企;

阵营2: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

阵营3:以特斯拉、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车企;

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买新能源车的话,普通品牌可以看看比亚迪,海豚、海豹、宋PLUS、汉,口碑和销量都不错;豪华品牌可以看特斯拉,Model 3、Model Y都不错;而且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宝马、奔驰、奥迪这些老牌车企也开始纷纷下场,比如奥迪就推出了MEB平台的首款豪华纯电SUV——奥迪Q4 e-tron,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豪华品牌电动车,30万左右的定价,也非常厚道。

从外观来看,奥迪Q4 e-tron整体采用了“短悬长轴”的车身结构,“低重心”的设计让车身姿态更显动感,前脸依然是家族标志性的“八边形格栅”,格栅内部采用封闭式设计,“四环”的品牌LOGO也进行了扁平化处理,矩阵式LED大灯没有缺席,提供四种数字化个性签名光效及动态点亮效果。车侧采用双腰线的设计,给人感觉挺有力量感,轮毂尺寸最大为21英寸,极富视觉冲击力;车尾则采用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下保险杠还采用了银色扩散器装饰,进一步提升了它的运动属性。

来到车内,奥迪Q4 e-tron给我们带来了兼具豪华感和科技感的内饰氛围,10.25英寸虚拟驾驶舱+11.6英寸中央MMI触摸显示屏,搭配双平底方向盘,将科技氛围拉满;值得一提的是,奥迪Q4 e-tron采用了奥迪A8L Horch版同款的门板豪华绗缝工艺,搭配菱形座椅纹路、SONOS音响、内饰氛围灯等等,大大提升车内的豪华感。另外,奥迪Q4 e-tron的中控区域保留了空调调节、多媒体音量调节的实体按键,个人认为,这种按键/旋钮的设计,比某些造车新势力动不动喜欢将这些功能集成到中控屏内,更加实用。

动力硬件方面,奥迪Q4 e-tron提供了605km和543km两个续航版本,零百加速时间分别为8.8秒、6.8秒,其直流快充功率能够达到100kW,在理想状态下,充电10分钟,续航能超过100km,电池电量从5%充至80%耗时41分钟。它的电池组采用了“6横1纵”加强结构,电池包安全标准超越国标11倍(共197项),更合理的电池包设计,更严苛的安全标准,确保了8年电池寿命大于70%。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Q4 e-tron是诞生于MEB平台的车型,这是大众集团首个专为电动车而研发的模块化平台,得益于MEB纯电平台合理的空间布局,让Q4 e-tron拥有520L-1490L容量的B级SUV后备箱空间,纵向1828mm的C级SUV驾乘空间,后排地板为纯平设计,座椅放倒后也能够形成一个平坦规整的空间。另外,MEB平台还有一个优势——“E3智能电气架构”,整车拥有20个高性能感知硬件(5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实现了多达13项驾驶辅助功能。

个人认为,对于自主车企而言,新能源车市场的爆发,确实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在传统汽油车领域,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关键部件的专利都掌握在国外车企手中,而在新能源车时代,我们终于跟国外车企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但是即便如此,造车也应该是脚踏实地,而不是搞噱头、搞营销,用心搞技术才是正道,毕竟有句话是“专利为矛、技术为盾”,在这方面,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是不是有些跑偏了呢?

支付宝赞助
微信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