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迅速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可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目前汽车市场新型能源领域已经出现相对小众的醇电、氢电、混动等车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环保的新选择。这当中吉利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车型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车,以及长安深蓝C385氢电车型算是走在队伍最前列。那么哪款车型更是小众玩家的心头好呢?通过一篇文章,我们就能明白了。
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对消费者负责,对环境负责
甲醇作为低碳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其资源丰富、技术成熟、低成本和供给保障安全等优势,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选择。吉利汽车作为甲醇汽车领域的拓荒者,从2005年开始就展开对甲醇汽车的研究。17年来,吉利汽车解决了甲醇发动机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业难题,掌握了200余项甲醇汽车核心专利技术,在西安、晋中、贵阳等多地已规模化运行,具备了甲醇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链体系能力。
依托EPA1平台,这款车可以一次性解决续航、补能、安全等用户痛点。其搭载的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能够推动电驱向高功率密度发展,带来了超过95%的系统最高效率。而在用户最关注的“冬季用车困难”层面,长安应用了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环境下,电池温升可达到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在正常情况下,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将1kg氢气转化为20.5度电,实现三分钟补能。同时,长安深蓝C385采用了航天级全电池隔热技术、醇冷高效散热、瞬态泄压技术、超压密封控制、全域防短路技术、定向感压排温、全时感温报警等技术对电池温度进行调控,完成电池安全加码。虽然氢燃料这一领域尚未开发完全,但其显著的节能优势会在今后的生活里,给选择它的人带来更多惊喜。
总结:上述三款车型来看,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正在以实实在在的产品与科技逐步向大众推广新型能源车,用实际行动让环境更健康。此外,根据日前发布的《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为实现2045年全链路碳中和目标,我们大可相信会有更多像吉利汽车这样的品牌将扛起重任,继续加大在新型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构建智能能源体系,加速新能源生态布局,为实现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