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导购 > 后劲十足!小鹏G6,VS,特斯拉Model,Y

后劲十足!小鹏G6,VS,特斯拉Model,Y

(原标题:后劲十足!小鹏G6,VS,特斯拉Model,Y)

​无论是小鹏G6还是特斯拉Model Y,无疑都是自家的销量担当。相比特斯拉 Model Y,小鹏G6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在上市不久的这段时间里势头正劲。特斯拉 Model Y尽管处于产品周期的尾声,但回看近几月的销量,仍位居高位。因此,这两台车的表现都称得上后劲十足。

关于特斯拉,无论您是否喜欢,它的销量已经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了它的市场表现,尤其是这款更亲民,使用场景更广泛的Model Y。小鹏G6与我而言,更多是一份敬佩,能将竞争对手锁定在Model Y一款常年霸榜销冠的车型。事实上,我参与了小鹏G6的首次国内试驾,当时在赛道上同样有一台特斯拉Model Y在场,以便于我们对比两台车在赛道上的动态表现,那时小鹏G6的实力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认为单一场景下的对比是不充分的,毕竟这两款车面向的消费者大多是年轻的家庭,因此我们再次拿到这两款车,共同体验在多维度场景下它们的表现如何。

我们还是先从设计说起,两款车尽管都定位中型SUV,但均采用了比较前卫的溜背设计,只不过两款车的设计师对于线条的把控有着自己的想法。

先从更新的小鹏G6开始说起,前卫的设计一直是新势力汽车品牌非常看重的要素,因此小鹏汽车在关于G6的设计层面携手知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担任新车的前瞻设计顾问,为设计团队提供设计灵感,从而诞生了代表“极致曲率”风格的小鹏G6,表达了对未来出行的无限想象,从而更加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前脸部分,G6采用了Robot Face家族化的设计,带来了更智能、更友好、更人性化的表达。激光雷达和远近光灯等技术元素集成在两侧区域,简化了设计元素和装饰元素。此外,激光雷达位置更低、探测盲区更小。同时,G6全车采用了17处低风阻设计,成就了如流水般优美动感的线条,更实现了风阻系数低至0.248Cd的极佳空气动力学表现,带来了续航的增加。移步至侧面,小鹏G6采用了轿跑姿态的车身,前后悬都非常短,并且降低了重心,为更好的动态表现提供了有利帮助。作为一款轿跑SUV,G6在车内空间设计上力求平衡轿跑造型的溜背设计和用户对车内超大空间的需求。巧妙的幻视悬浮车顶设计,配合2890毫米的长轴距和60.8%的轴长比,带来了更宽敞的前后排头部空间和后排腿部空间,充分保证了乘坐体验的舒适性。

特斯拉Model Y的设计相信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了,如果还不熟悉,那么随便找到一个商业区的充电区域,一定能找到一台Model Y。其实从马斯克决定要做特斯拉的时候,它的设计语言已经成为一个定式,并且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简约的车身线条,没有格栅、没有镀铬条,一笔勾勒的车顶线条配合微微翘起的鸭尾尾翼,几乎贯穿在特斯拉的每一款车身。而特斯拉Model Y作为更多服务于家庭的车型,拉高的车身会提供更好的车内空间。由此可见,两款车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都体现了在前卫的设计之上,尽可能保留足够多的空间满足车内乘坐或装载实用性。

内饰:同样的简约,不同的感受

极简的内饰设计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众新势力的主打风格,无论小鹏G6还是特斯拉Model Y都不例外。不过,当我们坐进这两台车内之后,它们的区别会在细节中慢慢显现出来。

小鹏G6在内饰设计上,致力于为年轻一代用户打造具备科技温度的智驾新物种。极具标志性的全新中控设计语言“矢量星环”带来简约、精致的沉浸式智能座舱体验,让驾驶更专注。无风感智能空调,利用了流体力学的康达效应,智能精准控制空调风向。椭圆形悦控方向盘握持感更佳,绝佳的直径,增加了腿部空间与主驾上方视野。全新设计的云感环保座椅更贴合人体工学曲线,腿部支撑长度、靠背包裹宽度、坐垫发泡厚度皆领先同级。后排座椅38.4°可调,即使长途旅行也非常惬意。在内饰材质方面,小鹏G6追求舒适和健康,具有独特质感。全车座舱的包裹材质严选科技环保面料,并以全球最严苛的国际纺织协会OEKO-TEX标准进行研发,车内空气质量高于国标3-10倍。座椅创新性地大面积使用超细纤维绒面和有机硅皮革等面料,抗菌耐污、柔软亲肤又极易清洁。

特斯拉Model Y或许是处于产品周期的尾端,因此相比小鹏G6,它的用料部分显然要略显粗糙,例如方向盘的中心位置,以及中央扶手的位置,大面积的塑料饰板还是影响了它整体内饰的质感。另外,在乘坐舒适性方面,相比小鹏G6特别设计的座椅,特斯拉Model Y的座椅乘坐舒适性会显得较为常规。不过,一些前沿的配套功能实则特斯拉是先驱者,比如双机位的无线充电面板,这在当下移动互联的时代它早已有了这项配置。最后是特斯拉Model Y的整体空间感相比小鹏G6会更空旷,最明显的还是中央扶手箱的位置它设计的较低,令主副驾之间的隔绝感没有那么强烈。

如同“安卓”与“苹果”的较量

抱歉,我又要客串一把数码博主了,庆幸的是我本人安卓和苹果系统都在使用。就智能化而言,很显然小鹏代表了安卓,而特斯拉更像是苹果。

只不过相比于过去,小鹏G6作为扶摇架构下的首款战略车型,它搭载了行业唯一量产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据了解,小鹏汽车目前已经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开放城市NGP功能,这标志着XNGP第一阶段的能力正式开放,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放XNGP第二阶段,涉及50个城市。XNGP是小鹏推出的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让车辆在启动车机导航后,就可以实现从A到B点的全程辅助驾驶功能,车辆能够完成本车道巡航跟车、导航变道、超车变道、汇入/汇出道路、绕行静止车辆或物体、规划合适车速等动态驾驶任务。事实上,这套系统我在广州小鹏G6首次试驾会上已经体验过一次,它的灵敏度以及对于实时路况判断的精准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小鹏G6还搭载了行业领先的Xmart OS 4.0车载智能系统,支持行业首创的全场景语音2.0功能,能够实现全车全时语音对话、四音区识别、极速对话、无网络对话等多项行业领先的语音交互体验。此外,小鹏G6还配备了高性能、高安全、端云一体的X-EEA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和X Combo私人定制等智能科技。

换到特斯拉Model Y上,不得不说最早提出用软件定义汽车的人就是马斯克,因此特斯拉成立之初就立足于软件开发,围绕底层基础是进行芯片设计和系统建立,上层建筑则是硬件与软件的共同开发,以此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汽车生态系统。目前,特斯拉OTA系统经历了10个大版本的更新,并且在数据积累、用户体验这两项中,特斯拉已经远远领先行业,为用户提供最实用、智能的车机系统。以我们的这台车为例,它搭载的V10车机系统它采用一块15英寸的屏幕来集成所有功能,中控屏幕大致划分成三块区域,左侧是行车信息区,右侧是功能切换区,底部是快捷菜单栏,只要熟悉一段时间,操控非常方便,随着对用户的信息掌握更多,一些有趣的彩蛋功能也会出现在车机之内。它处理器用的是英特尔AtomA3950,运行效果也非常流畅。出于保证系统安全性以及使用体验的考虑,特斯拉的车机系统不如其他车企的车机系统那么开放,这一点很像苹果,虽不支持第三方软件的下载,同时也不支持Carplay和Carlife等手机互联。智能驾驶部分,相信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很多人也不陌生了。同样的,它也是“智驾”这一概念的先驱者,和小鹏或者许多其他品牌不一样,这套系统不需要高精地图,而是通过常规雷达12个(前后各6个),超声波雷达1个,单眼摄像头1个(不算后视摄像头),以及强大的芯片运算能力做支撑。

在我看来,“智能”无外乎服务于人,至于哪家更好用?取决于人的使用场景罢了。

小鹏G6更加舒适

回到本业,咱聊聊这两台车的动态表现。先从小鹏G6开始说起,我们驾驶的是一台双电机四驱版本,电动机总功率达到358千瓦,总扭矩达到660牛米,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3.9秒,动力参数均领先于特斯拉Model Y。通过前后电机的扭矩分配来看,它整体偏向后驱,更利于操控。之前我在赛道驾驶它的时候就提到过它更短的前悬令它的车头指向性更精准。不过,换到城市路段,你会发现它的底盘调校的很细腻,总体偏重舒适性,在赛道行驶其实在过弯时对悬架的压力比较大,但城市路段会非常吃香。事实上,小鹏G6所面向的用户群体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也是在城市道路行驶,配合上它不错的静谧性,人们在日常驾驶它时会非常轻松惬意。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的这台特斯拉Model Y为2022款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在经历官方降价后售价与这台顶配版价格相近。同样采用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331千瓦,最大扭矩559牛·米,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5秒。说句题外话,看了新老款车型在价格以及功率上的变化,特斯拉可谓是加量又减价,或许这也是它后劲十足的关键点之一吧?有人说特斯拉Model Y就是特斯拉Model 3的加高版,但实际体验中你会发现它与Model 3还是存在不同的。Model Y的扭矩释放会在加速初段稍微降低,随着时速提高逐渐保持稳定。操控部分它倒是与Model 3非常相似,转向非常精准,车身的反应也并没有因为更高的车身而变得不稳。仔细体会,它的悬架舒适性相比Model 3要稍微柔和一些,尤其是经过减速带和大的颠簸路段时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但这相较于小鹏G6的那种细腻的质感所带来的舒适性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最后,我们说说补能的部分,虽然人们都知道特斯拉的250千瓦超级充电站已经非常出色了,但作为后起之秀的小鹏更是令人惊叹。它的S4超快充桩峰值功率最高可达480千瓦,搭配小鹏G9、小鹏G6的最新高压平台,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据最新官方数据,搭配800伏高压平台的小鹏车型在S4超快充桩上的平均充电速度提升超过100%。

在多维度多场景的体验之后,我更加认为小鹏G6从产品角度来看,非常认真的研究了友商以及分析了自己的客户,无论在设计、科技、动力、补能、动态表现上,都有这领先对手的实力。这就难怪为什么在上市短短几个月之内,销量持续攀升,并且成为同级别中的有力竞争者。

文/康家玮 图/李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