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百科 > 汽车每年事故率多少 车辆事故频率为正常

汽车每年事故率多少 车辆事故频率为正常

(原标题:汽车每年事故率多少 车辆事故频率为正常)

新能源汽车首设安全目标:5年后起火事故率控制在0.5次/万辆以内

经济观察网记者干群芳在历时一年半的修订之后,面向未来15年的中国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出炉。10月27日,由工信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一个月前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透露的新能源汽车和油电混动车各占50%的目标也正式落地,进入推进阶段。同时,新版路线图也首次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目标,提出汽车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随后在2035年,碳排放总量将较峰值下降20%以上。

而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是,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频繁自燃的现象,技术路线图2.0首次在新能源汽车安全方面设定了目标: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别小于0.5次/万辆、0.1次/万辆和0.01次/万辆。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达到20起,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417万辆,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率为0.047次/万辆,这一比率与2025年的控制目标基本持平,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事故数量也将呈现一个上升趋势,而之后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提升和车辆的淘汰更新,起火事故率也会呈现下降趋势。

2035年电动车与混动车各占一半

作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的重要参考,技术路线图的1.0版本于2016年正式发布。但四年来,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市场皆发生了巨变,因此,从2019年5月开始,相关组织单位开始修订编制技术路线图的2.0版本。

尽管称为“修订”,但多位参与其中的专家表示,新版本的修订工作几乎是彻底重新调研梳理了行业情况,而并非原有版本的简单调整和延伸。据了解,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召开了近100场专家研讨会、头脑风暴会以及专家评审会,共有千余位行业专家参与其中。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驱动进入市场主导的新阶段,相比1.0版本,2.0版本制定思路也发生了变化,指标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同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技术路线发展思路上,2.0版本在进一步强调纯电驱动发展策略的同时,提升了混动节能技术路径的地位。技术路线图2.0显示,到2035年汽车产业要实现电动化转型,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同时剩下50%的传统燃油车要向全面油电混合动力化迈进。而在1.0版本施行期间,我国选择了纯电为主的路线,甚至喊出了“禁燃”的口号,这让油电混动车处于被动地位。

“(2.0版)最大的变化就是明确了(油电)混动汽车的渗透率,代替以前的节能汽车。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目标,只要是有利于节能减排,各种混动技术和纯电、插混技术一视同仁。”梅松林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作为汽车减排主要领域之一,技术路线图2.0显示,我国汽车业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要早于国家碳减排承诺的2030年。而多位专家认为,单纯的内燃机节能技术已经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只能通过混动技术来实现。

与之相应,2.0版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目标上进行了调整,不同的类别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目标有升有降,提出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例分别要达到15%-25%、30%-40%以及50%-60%;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在2025年要达到10万辆左右,2030年到2035年期间要达到100万辆左右。而在1.0版本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在2020、2025以及2030年要分别达到7%、15%以及40%;燃料电池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要分别达到5000辆、5万辆以及百万辆。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将100万辆的目标完成期限从2030年延长到了2035年。

传统乘用车油耗标准放宽

对于15年之后技术路线的变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预计到204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油电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随之减少。同时,技术路线图2.0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纯电动占新能源销量的比例到2025、2030和2035年分别要达到90%以上、93%以上、95%以上。相应地,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0%下降至2035年的5%。这也意味着,到2035年,纯电动车占整个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为47.5%,插电式混合动力占2.5%,油电混动占50%。

关于节能汽车的发展目标,2.0版本也呈现出不同。2.0版本显示,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油耗要分别达到5.6L、4.8L和4L,油电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比例分别要达到50%以上、75%以上以及100%,也即到2035年,纯内燃机乘用车将不再销售。而根据1.0版本,传统能源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在2020年、2025年以及2030年分别要达到5L、4L和3.2L,市占率目标分别为30%、40%和50%,其中混合动力的占比分别为8%、20%以及25%。

由此可以看出,2.0版本的油电混合动力占比目标相比1.0版本有着明显的提升,但对于不含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新车油耗要求,2.0版本相比1.0版本并未呈现提升,反而放宽了。这被认为与近年来传统汽车的油耗水平进步滞后有关。对于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乘用车新车百公里油耗,路线图2.0提出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别要达到4.6L、3.2L、2L,1.0版本中这一指标到2020、2025和2030年分别为5L、4L以及3.2L。

起火事故次数将先升后降?

针对新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首次提出的两个方面的目标也显示出对新能源市场化推进的预期。其中,在起火率的设置上,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别小于0.5次/万辆、0.1次/万辆和0.01次/万辆。对于这三个时间段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前来自行业专家的公开预测分别为5000万辆、8000万辆和1、6亿辆。以此推算,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每年的起火事故次数分别要控制2500次、800次和160次以内。

不过,对于专家之前的预测,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根据今年的新态势表示,预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很难达到5000万辆,他以每年新增100万辆来推算,预计2025年剔除掉报废车辆后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会在2000万辆左右。以此计算,则2025年的起火事故次数目标为控制在1000次以下。由于近两年来电动车起火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诸多担忧,因此,对起火事故率的目标设置,也是对新能源汽车消费信心的保障。

从更宏观层面来看,新版路线图首次提出的汽车产业“碳排放”目标也与我国关于碳排放作出的承诺目标相呼应:力争到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碳排放的产业大户,汽车业减排一直是全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而跨国车企也把碳排放作为最主要的节能考核目标,以碳排放压力同样巨大的德国为例,奔驰制定了在2039年停止销售传统内燃机乘用车,同时旗下所有乘用车将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量为零)的目标,而大众则计划在在2050年完全实现碳中和。

目前,1.0版本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各项目标完成度不一。在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占比目标上,今年1-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3.4万辆,占汽车总销量比例为4%,未能完成7%的目标。不过,上半年受补贴政策退坡和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下半年市场开始反弹,有望将全年的完成率拉近目标值。而对于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5000辆的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完成。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6500辆。

不再提“完全自动驾驶”

而针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大方向——智能网联汽车,与1.0版本相比,技术路线2.0设置的目标更为务实: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PA)/有条件自动驾驶(CA)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汽车年销量的50%以上,而高度自动驾驶(HA)级汽车开始进入市场,车路协同(C-V2X)终端新车装备率达到50%;到2030年,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级车占比上升至70%,高度自动驾驶级车占比超过20%,车路协同终端装配则基本普及;到2035年,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而1.0版本相关的目标比较简单,提出到2020年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级车市占率达到50%,到2025年这一占有率保持稳定,高度自动驾驶占有率达约10%-20%;到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FA)占有率接近10%。

相比之下,2.0版新增了各阶段车路协同的装配率目标,专家表示这是考虑到成本和落地做出的决定。此外,对于2025年的目标,2.0版本将1.0版本中的“高度自动驾驶占有率达到10%-20%”改为“高度自动驾驶开始进入市场”;同时删除了对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目标。,更强调智慧交通、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的应用和普及,着眼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环境的建设上。

在路线图的总体框架上,2.0版本相比1.0版本也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具体而言,1.0版提出了“17”的技术路线图,包括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轻量化技术等七大领域,而2.0版则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单独设立成专题,1.0版本中的汽车制造技术一项,也结合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升级为“智能制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5KBGPVDE】获取授权信息。

支付宝赞助
微信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