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百科 > 奔驰e级断减震器怎么处理 奔驰新e避震太硬怎么解决

奔驰e级断减震器怎么处理 奔驰新e避震太硬怎么解决

(原标题:奔驰e级断减震器怎么处理 奔驰新e避震太硬怎么解决)

奔驰E级和GLC减震器频频断裂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小编在网上找到最早的一则车主投诉是在2018年7月,最新的投诉则是上个月底,可见问题并未解决。

在浏览各大汽车论坛时发现,光是遭遇减震断裂求助贴就不下二三十个,已经可以排除是偶发性事件。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车辆并无碰撞、外伤,减震器直接断裂“趴窝”。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乘坐舒适和操控,和行车安全息息相关。减震器断裂的危险性可想而知,本来设计寿命是几十万公里,结果只开了几千公里,甚至有的车主提完车还没开出4S店,就“趴窝”了。如果在高速上发生减震器断裂,车主将可能付出生命代价。身为堂堂“汽车发明者”的奔驰,竟然能出现这种“低级”问题,实在令人唏嘘。

更何况就小编所知,车主们表示出现了减震断裂问题后,奔驰4S店售后人员统一口径说是“外力导致”,跟车的质量没有关系,敷衍了事让车主去走保险修车。外力所致的意思就是把锅甩给了车主。那为什么断裂的减震器80%都出现在右前轮上?车主们都商量好了吗?可见这个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一些“媒体”和车主分析,是减震器设计缺陷造成的断裂。但目前来看,只有国产奔驰被曝出了问题,海外版本并没有事,所以这一说法也不成立。其实事情的原因,奔驰自己早已心知肚明,但它并不想解决,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所花费的钱,远远要比解决单个投诉所花的钱多。有朋友说了,出大事故怎么办?你太天真了,人命也是有价格的。

国产奔驰E级和GLC我们之前都拆过,都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减配,从引擎盖、四门到后备厢盖,都从原厂的铝合金材质,换成了钢材,比海外版重了不少,虽没有网传的300公斤,但100公斤以上绝对是有的。

全车“铝换钢”,奔驰新E级对中国减配特供

奔驰E级底盘工整,但后悬架依旧是“铝换钢”

奔驰GLC的“省料”、“省成本”也是相当到位。国产后GLC比海外版整备质量多出了125公斤。“北京铁驰”的名号不无道理。

60多万的奔驰竟然也“偷工减料”!

奔驰GLC的全铝部件,国产后竟然被偷偷换掉!

除了铝换钢以外,国产后的两款车轴距都有所加长,E级轴距增加了140mm,GLC增加了100mm。

国产奔驰肆意减配“铝换钢”和轴距加长,在双重压力下,车重增加。但没有任何关于悬架的加强措施,依然沿用德国的原设计。德国原厂是按照比较轻的车身和路面较好的情况设计的,如今国产后情况都变了,按道理应该完全重新设计行驶系,包括悬架摆臂,减震器,轮毂轮胎。

甚至车身也应该重新设计,国外的碰撞测试是基于铝车身和短轴版,更换之后是否还符合安全标准,也是个未知数。目前已知的是E级的后门由于加长和换钢,而门铰链没有重新设计,导致有下坠变形的情况发生。

那为什么不重新设计呢,很简单,省钱啊。本来就是为了省成本才减配,怎么可能花钱再重新设计,重新试验标定匹配呢?哪一样不要钱啊?

所以说,车体变重,未重新设计匹配,才是导致减震器断裂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减震器质量、设计缺陷都是表面现象,只是减震器在整个行驶系相对脆弱,集中爆发了而已。日后,哪怕是加固了减震器,别的问题也还会出现。

除了减震器断裂,奔驰车还经常出现轮毂断裂,轮胎爆胎等问题,在别的车型,哪怕是自主品牌,都不常见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说,产品质量仅仅占一小部分原因,像奔驰这种成熟大厂的品控还是很严格的,例如轮毂都是百检(100%检验)探伤,因此,主要原因还是因减配增“重”造成的。

那为什么都是右前轮出现问题呢?非常简单,因为发动机的原因,整车的重心偏于右前,右前轮承重比较大,所以经常见到的奔驰“趴窝”大多是右前。

这个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只能恢复原设计,重新使用铝车身,改回标轴或者针对加长版重新设计加固,并进行大量的标定路试以及碰撞测试。但这样做的成本非常高,奔驰愿不愿意承担呢?我们估计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奔驰召回减震器,尽量缓解,再出别的问题尽量拖延,一直拖到下一代车型上市。

截至目前,奔驰针对此问题未提出任何解决方案。

现阶段能做的只是规避这个风险,小编在这里先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

1、过坑和走烂路时尽量悠着点,减速,减速,再减速;

2、多注意右侧沟坎,尽量避免前轮快速过减速带和骑马路牙子;

3、别听销售忽悠,买辆GLC就去跑烂路。记住它只是城市SUV,不是越野车。之前有个车主开着新买的GLC去西藏,减震器果不其然遭遇了断裂。空气稀薄高原反应又拦不到车,用奔驰自带的全球定位SOS救援系统时,却发现根本无法连接,车主经历九死一生。

文章最后,小编要悄悄透露个消息,奔驰E级国产后一直走在减配降成本的路上,9月份改款会表面增配,暗中减配,不信我们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