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导购 > 卷至崩溃也释然,这样的代价值不值?

卷至崩溃也释然,这样的代价值不值?

(原标题:卷至崩溃也释然,这样的代价值不值?)

芯片与雷达,有多少算多

 

2022年时,8155芯片还被称为是最好的汽车芯片,一句“得8155者得天下”成为各大车企新车卖点。可仅用1年时间,中国品牌汽车就把搭载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卷到了10万元区间,10.29万元的MG5天蝎座、11.98万元的传祺影酷以及12.57万元的吉利博越L等,彻底让高算力芯片变成了平民消费品。

要不说真科技普惠还得是中国,你以为飞入寻常百姓家,8155芯片就卷到头了吗?2023年,追求高算力发展到了更加疯狂的地步,理想L9、合创V09、别克全新GL8世纪CENTURY和路特斯EMEYA等,纷纷搭载了双8155芯片。

 

魔毯悬架,从顶配到标配

 

不是童话,汽车领域也有一条神奇的“魔毯”。如果说空气悬架和电磁悬架是“盲人摸象”,那么魔毯悬架就是“长了眼睛”的悬架,可以提前预知路况。只可惜,这种高科技以前只在BBA等顶配车型上才能见到,如奔驰S级的智能魔术车身控制系统、宝马7系的魔毯智能空气悬架和全新奥迪A8的主动悬架技术等。

而到了2023年,中国造车新势力直接将魔毯悬架从上百万元下探至30万元区间。截至7月29日,理想L系列魔毯空气悬架车型交付总量超20万辆,行驶里程超16.6亿公里,成为全球魔毯空气悬架车型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

 

两驱车价格,也能买四驱

 

汽车市场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无四驱不豪华。很长一段时间内,四驱车都被认为是豪华品牌的象征,代表着更强的性能和更好的通过性,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成本与更大的油耗/电耗。

不过,随着2023年价格战的加剧,“四驱平权”成为各大车企又一新的营销旗号。相比2024款途观L只有380TSI R-Line越享版才有四驱,售价24.7万元,与两驱差价近5万元;星途瑶光四驱起步价只有17.48万元,奇瑞探索06四驱起步价低至12.99万元,直接将四驱车价格门槛拉低了一半,甚至比很多两驱车还便宜。

 

锂电降价难,就开发钠电

 

不久前,笔者听闻在深圳举行的一场动力电池行业闭门会上,很多上市公司老总都提到了“增产不增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价格快速下滑,短期内给动力电池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压力,“以目前内卷程度来看,几乎每半年电芯就要迭代一次。”

面对越来越卷的行业竞争,如何进行周期性战略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汽车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在苦寻破局之法。考虑锂电池降价空间有限以及稀缺性因素,很多动力电池企业都押宝在了钠离子电池开发上。

相比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成本不仅能减少30-50%,还具有成本低、寿命长、温域宽、充电快和安全性高等特性,更适配于入门级纯电小车。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在试水,希望能进一步拉低车型售价。

2023年6月,在工信部公布的第37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就有两款搭载钠离子电池的车型赫然在列:江铃汽车与孚能科技合作车型——羿驰玉兔,奇瑞汽车与宁德时代合作车型——奇瑞QQ冰淇淋。

 

L3还是L4,从争议到发牌

 

沃尔沃和福特都曾表示,应该跳过L3直接跨入L4;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曾直言,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

正当一些企业还在认为L3完全没必要存在时,2023年11月17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基础上,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L3及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开展准入试点。

L3不仅是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的分水岭,更是车辆驾驶权从“人类驾驶员”移交给“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转折点。政策“闸门”一开,无疑给L3指明方向,引领智能驾驶迈出落地应用关键一步。

 

光顾着卷了,都赚不到钱

 

“无论是卷续航,还是卷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最终都体现在价格上,说白了就是汽车卖不动,大家总要稿出点新鲜玩意儿去刺激消费。”一位从事汽车零售领域近15年的4S店总经理对笔者说道,不管怎样,科技之卷利于民,价格战的最终受益者是消费者。

从积极层面看,这种卷在倒逼车企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转化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消极层面看,大家光顾着卷了,都不赚钱怎么办?毕竟,价格战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很多新能源车企每卖一辆车就要净亏3万~12万元。

“要么在供给端做改变,向上走;要么在需求端找出路,向外走。”一些车企领导给出应对措施:高端化和海外市场是未来布局重点。

 

参照丰田有雷克萨斯、大众有保时捷、日产有英菲尼迪以及现代有捷尼赛思等,如何在现有品牌基础之上再成功孵化出一个全新的高端豪华品牌,成为当下中国品牌汽车屡见不鲜的尝试与挑战,猛士、领克、智己、坦克、仰望和昊铂等“创二代”们,以期在更高端和更豪华市场上开拓更大疆土。

虽荆棘满途,但至少我们这一代汽车人是幸运的。50年代属于美国,福特开创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使汽车进入工业化时代;80年代属于日本,丰田TQM精益管理模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20世纪属于德国,掌握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德系BBA稳坐全球C位;21世纪则属于中国,凭借在新能源三电、平台构架、产业链和生态圈上成熟且完善的布局,终于弯道超车“卷”到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