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百科 > 撒切尔夫人访华坐什么车 撒切尔夫人演讲访谈录

撒切尔夫人访华坐什么车 撒切尔夫人演讲访谈录

(原标题:撒切尔夫人访华坐什么车 撒切尔夫人演讲访谈录)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撒切尔夫人”这个名字,即便是不关心政治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听到关于她的一些传闻。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其强硬的手段及外交风格,苏联媒体戏称她为“铁娘子”。“铁娘子”这一绰号伴随了撒切尔的后半生,甚至成为她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标签。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风格强硬的“铁娘子”,在中国却碰了壁。1982年撒切尔因“香港问题”访华进行谈判,原本她信心十足,没想到整场谈判下来她没能占一点便宜,气得她出门后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了一跤,直接栽倒在地。外国媒体对此大肆报道,更是嘲笑撒切尔在中国“koutou(叩头音译)”,此次访华可以说是撒切尔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

困扰中英十数年的外交问题

“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众所周知,19世纪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署数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在条约中使用的词语是“租借”,当时英国政府根本没想过中国还能够再次站起来,“租借”只是一种委婉表达。没想到正是这一细节,导致“香港问题”成为中英两国建交以来一直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界条约》即将在二十多年后到期,英国人开始慌了,一旦条约到期,英国就会失去在香港的一切特权。可能有人会问,二十多年时间还很长,为何英国这么早就开始慌了?

这个问题涉及到香港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当时香港殖民地政府手中只剩下二十多年的土地所有权。这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一般土地产权都是70年,一下子缩短三分之二让许多投资者都不敢贸然出手,一时间香港经济发展面临非常大的危机,英国作为香港管理者,获得的利益一下也减少许多。

殖民地政府面对这一问题一筹莫展,只好寻求英国政府帮助,英国政府便开始了为解决“香港问题”的漫长谈判历程。

最早因“香港问题”访华的并不是撒切尔。1974年5月,英国前首相爱德华来到北京,毛主席接见了他。爱德华此次访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香港问题”,不过当时毛主席已81岁高龄,没有在此问题上与他多交流,对爱德华说:“香港问题我们现在先不谈,到时候该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具体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这些年轻人吧。”

毛主席口中的“年轻人”指的就是当时一同参会的邓小平,尽管此时邓小平也已70岁,不过精力上还是比毛主席好太多了。此后十年间,英国就“香港问题”与中国交涉,都是邓小平负责。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不解决香港问题?

可能有一些了解过历史的读者会问,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曾宣布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上海的租界、天津的租界都已收回,为何单单留下香港呢?

并非新中国不想收回香港,而是在那里历史时期,香港由英国管辖是符合新中国利益的。我们都知道香港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唯一一个深水港,英国在这里布局多年,香港早已成为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香港能在世界上有此地位,离不开英国的投入。新中国贸然收回香港,必然会影响香港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从而影响香港经济发展。

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香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对外交流的唯一窗口。“两弹元勋”钱学森就是通过香港辗转回国,当时美国对中国全方面封锁,幸亏有香港这一窗口,加上英国从中周旋,钱学森才能顺利回国。

当然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香港问题,世界进入和平发展阶段,香港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巨大的利益使英国完全不想放弃香港。

撒切尔为解决香港问题访华

自1974年到1982年间,英国在香港问题上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眼看“租期”临近,英国终于按捺不住了。1982年4月,爱德华再次访华,邓小平告诉他中国必定要收回香港的主权。爱德华回国后把他跟邓小平的谈话内容全部转告给撒切尔,当时英国刚在阿根廷打了一场胜仗,这让撒切尔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

访华前爱德华对她说的话,她完全没有记在心上,她想通过当时英国强大的国力一举压倒中国,继续把香港主权握在手中。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的专机降落在北京,她首次访华的旅程开始了。

两天后,时任国家领导人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她。两人一见面,撒切尔就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是啊,英国首相我倒是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啊。”邓小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两人刚一见面气氛就焦灼起来,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两人的针锋相对。

撒切尔想凭借英国在阿根廷取得的胜利压倒中国,可惜她的算盘完全打错了,中国不是南美洲那些国家,如果英国敢到中国海域开战,失败的必然是英国。况且要说胜利的话,中国不久前在越南战场上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对于撒切尔的仗势逼人,邓小平丝毫不怕。

寒暄过后这场注定不平静的谈判开始,撒切尔率先发话:“有关香港的3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煞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得到遵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

一开始她就拿出了香港归属英国的唯一证据,但这在这次谈判中并没有太大作用。

且不说新中国成立时这些条约就已经失效,新中国也已不是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清政府。邓小平当即回复:香港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绝对不容讨论,香港主权是一定要收回来的,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让步了,那么新中国就与清政府无异,中国的领导人也将成为下一个李鸿章。

邓小平的强硬态度让撒切尔有些不适,向来都是她在气势上压过别人一头的。3个条约无效,撒切尔又开始从经济方面入手,说香港在现有制度下才能进一步发展。撒切尔提出,中国可以收回香港主权,但管理权要在英国手中。毕竟中国的经济制度必然不适合香港发展。

可撒切尔没想到的是,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也早有准备。邓小平当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可以实行适合香港发展的政策。

听到这一设想,撒切尔彻底慌了,她逼问道:“要是谈判不成功怎么办?”

紧接着她又说道:“如果现在对英国的管理实行或宣布重大改革,对香港的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将导致大批资金外流,金融中心崩溃,多年来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将毁于一旦。”

谈判进行到这一阶段,撒切尔的“獠牙”终于展现出来。面对撒切尔的威胁,邓小平直言希望两年内能通过谈判或者协商,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如果两年内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他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看似平淡的一句话让撒切尔陷入沉思,她突然明白中国早已不再是曾经模样,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或许不久后中国将真正超过英国。就在谈判即将陷入僵局时,邓小平又说“香港问题”还是可以协商的,但要保证1997年中国能顺利收回香港主权,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可以继续协商这15年内香港如何发展。

撒切尔对继续协商表示赞成,可对于中国收回香港主权这一条她仍不能接受。谈判原计划将在一个半小时内结束,结果由于双方一直未能谈拢,超出原计划时间五十多分钟才结束。

谈判结束,心情不佳的撒切尔率先走出人民大会堂,看到外面站满了记者,原本面色铁青的她立马转身调整好神情才缓缓走下台阶,一边走一边向记者微笑,似乎这次谈判她已经取得了成功。

撒切尔再怎么强颜欢笑也掩饰不了她内心的沮丧,在最后一阶台阶时她脚下一滑整个人摔了出去,栽倒在地上,鞋子和手提包都飞了出去,在场的工作人员赶忙将她扶起。这一摔彻底让撒切尔颜面扫地,邓小平当即下达指示,中方的媒体不准报道此事。

不过除了中国媒体,现场还有大量英国、香港媒体,消息立刻传了出去:“撒切尔被邓小平吓倒在地”、“撒切尔面色凝重走出门口,摔倒在人民大会堂门口”,更有甚者还在报道中说“英国倒下了……”。英国国内舆论对此也毫不留情,为此还结合中国文化,创造出“koutou”这一单词。撒切尔的首次访华之旅在这场尴尬中结束。

中英二次谈判

初次谈判无果,撒切尔夫人在回到英国后立刻开始着手第二次谈判。次年7月,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第二次谈判正式开始。撒切尔深知“香港问题”中国不会在正面做出退让,便采取“迂回”战术:让香港政府参与到谈判中来。时任港督的英国人尤德在香港宣布,自己将代表香港民意以第三者身份加入到中英谈判中。

听到这一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英两国政府的双边会谈,尤德先生将作为英国代表团的一位成员正式加入会谈,他在会谈中的发言只代表英国政府。”这样的态度让撒切尔的阴谋落空。

英国能用的手段所剩无几,最后撒切尔决定在经济上打压一下香港,利用经济危机给香港社会造成动荡。在撒切尔指示下,英国各大财团纷纷抛售港币,一时间港币迅速贬值,香港经济失控,大量市民涌进超市抢购日用品。

撒切尔做出这个决策,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她想要挽救香港经济时,已经无济于事了,香港市民因此对英国政府提出了质疑,大多数香港人开始倾向于回归祖国。

此时英国已经放弃对香港主权的幻想,香港回归祖国只是时间问题。

撒切尔再次访华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正式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从英国政府手中接过香港主权。自从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初次就香港问题访华,已经过去了十年,如今这一问题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12月18日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香港问题尘埃落地后,她不再像上次那样剑拔弩张。次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撒切尔,双方正式签署《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结束,撒切尔对到场的媒体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邓小平能够出席签字仪式,我感到特别高兴。”

同时撒切尔还表示,《联合声明》的签署,在英中关系上乃至国际外交史上都是一个里程碑。在谈到“一国两制”时,撒切尔说这是邓小平为香港的历史环境提供的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她相信香港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将来一定会成为比现在更加繁荣的城市。

当时有一位英国记者问撒切尔:“为什么如此轻易就把香港归还给中国?”撒切尔没有作答,反问了这个记者一句:“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设法去签订这个协议,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手香港主权,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如今香港已经回归24个年头,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言,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香港经济一直稳步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