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百科 > 为什么不用国产电喷 电喷摩托车咋放汽油

为什么不用国产电喷 电喷摩托车咋放汽油

(原标题:为什么不用国产电喷 电喷摩托车咋放汽油)

2019年7月1日,对!还有7个月的时间,国三车型将无法上市,不能上牌,我们将彻底向化油器时代说再见!国四到来,每年数百万套电喷系统的巨大市场,国产电喷能趁势崛起吗?但是尴尬的是目前国内几乎没有成熟的电喷系统供应商,大家伙还得排队去找电装,京滨,三国,博世、德尔福,马瑞利这几家外资公司。而这些外资企业的费用,大型摩企虽然已经接受了,大约也是无奈,谁让咱自己做不出来呢!中小型摩企,受制于成本,可能完全无法接受!国内的电喷系统企业,这么大一块蛋糕,你们准备好了嘛?

国产电喷系统现状

国内日系合资企业,如本田,铃木,雅马哈主要使用:京滨,电装,三国的电喷系统。国内企业,如隆鑫,力帆,宗申,春风,钱江等,主要使用:博世联电,德尔福,马瑞利,西门子电喷系统。可以看出,国内的一二线整车企业几乎清一色的选择了国外的电喷系统品牌。为什么不选择国产的电喷系统品牌,究其原因无非是主机厂考虑国产电喷系统可靠性差,品牌知名度低会拉低自家产品档次等因素罢了。

如果使用的是国产电喷,整车企业的参数表里就不会打电喷品牌名。

国产电喷系统市场占有率低的三大原因

国外品牌信任度太高、冲击力大。国外品牌知名度高,软件控制策略完善,可靠性高。比如:日本电装。全球排名前三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系统控制软件一二十年前都已经写出来了(从汽车控制系统简化),经过这么多年不断地优化调整,可以说基本满足要求。硬件方面,喷油器,氧传感器等高精度部件仍从日本进口,保证了质量及可靠性。缺点是:太贵了!贵到国内最大最不缺钱的摩企都觉得贵,只有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豪爵铃木三大品牌的少部分高端车型采用了电装的电喷系统!

当然也有不难免贵的外资电喷,比如博世、德尔福等,就被一些主流企业大量采购了,用户群中的知名度也非常高,谁让人家名声好呢!为了稳定的质量,为了提高自家品牌溢价,选贵一点的,可以接受!广告海报上可以明证言顺的打上:日本××公司电喷系统。

国产电喷企业起步晚,缺乏技术人才积累。国内摩托车电喷系统企业由于企业利润低,研发投入少,研发人才又匮乏,名校应届生只是暂时走个过场,或者作为一个跳板,他们清楚,与汽车行业相比,摩托车行业的就业面相对较窄,前景不明朗。人才匮乏是国产电喷企业的一大顽疾,有很高软件技术水平的,又愿意留在被严重边缘化的摩托车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实在太少。

由于国内电喷企业起步较晚,经验积累欠缺,导致软件控制策略的编写不完善,会有疏漏或者逻辑不严谨。事实上,国产电喷的软件逻辑大部分都是参考外资电喷软件的逻辑框架,然后再自己摸索完善。但是外资品牌公开出来的软件逻辑,都是删减版的,是给大企业自行匹配电喷时用的(不然无法自行匹配),完整的逻辑框架是不会透露的。搞过软件的都知道,软件的控制逻辑框架、详细结构是最关键的,具体的代码找一些码农就够了。

而软件逻辑结构是外资品牌几十年研发摸索、积累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编写完善,这是中外电喷系统一大核心差距。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是需要时间和经验不断的积累的一个过程。就像华为的麒麟芯片,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全球出货量达1亿套,能取得今日的战绩,是华为在2004年就开始研发,经过这么多年不断努力升级换代的产品。国产摩托车电喷系统企业有这个不断投入的恒心吗?

再者,硬件这块,受限于成本及研发、制造能力,个别部件难以制造,或故障率无法保证,如喷油嘴,氧传感器,燃油泵等精密部件。

整车企业、用户信任度低。电喷系统是整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这个地方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以及自家品牌形象,所以整车企业宁愿把更多的预算留给电喷系统,而从其它地方削减成本。由于整车企业对国产电喷系统的不信任,他们更愿意选择价格更高更可靠的国外电喷系统。不能怪整车企业不支持国货,毕竟电喷系统太过重要,选择高可靠的外资品牌是理性的商业决策。同样很多用户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就给外资电喷带来很大的品牌溢价能力,就算有一天国产电喷性能、可靠性持平外资电喷了,那价格也必须便宜一大截,否则不会有人采购,用户也不认。这种困境,非常类似本土整车品牌面对合资品牌的困境。

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更是一个死循环,靠国产电喷企业自主突破非常困难,需要外力的介入。如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抱紧整车企业大腿

与国内整车企业进行深度技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或者技术研发中心,或是技术小组直接入驻整车企业,提供全工作日服务。多多听取整车企业建议,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系统的不足并加以优化。比如现在电装的摩托车电喷系统,当年就是电装公司负责软件逻辑策略和代码编写,铃木摩托负责提供控制要求及修改建议。经过多年的修改优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可靠的系统。还有京滨和本田也是一样的合作模式,都需要多年的研发、完善。汽车行业的电喷系统也是类似,必须依靠整车企业的深入的、战略性合作才能逐步成长起来。

从这些强势外资电喷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摩托车电喷企业必须依靠整车企业才能真正的、快速的成长起来。这或许是国产电喷崛起的必由之路。

广纳贤才。与知名高校合作,加大培养研发人才力度。比如上海叶盛,通过与长安大学合作,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一些一线的整车企业少量车型也试着开始采购它们的产品,这是一个好现象。另外,可以通过猎头,招聘一些同行业的优秀技术人才。但是,由于摩托车销量的逐年下滑,导致行业内人才大量流失到汽车行业,这也是国内摩托车电喷企业对人才引进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会出现有钱招不到人的尴尬境地。

严格控制自身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硬件方面严格控制部品质量,适当提高企业认证标准,严格控制部品不良率。如传感器采用高灵敏度原件,电器接插件保证稳固度及插接次数,ECU可擦写芯片采用一线大厂产品,喷油嘴满足最小喷射需求孔径,并保证充足的雾化效果等,其实相对于软件,硬件的突破要容易得多。软件方面认真听取整车企业需求,不断修改优化ECU控制策略(外资电喷基本不太乐意修改控制策略),满足整车企业标定需求。

服务提升(重要突破口)。及时响应整车企业对部品变更及策略修改的要求。由于国外电喷系统品牌起步较早,经过不断优化,已基本可以满足整车企业需求,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足够自信。但实际上中国的地域广,气候、温差、海拔变化大,外资电喷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电喷编写的原始逻辑上就欠缺更广泛的气候与海拔适应性,所以,当整车企业由于某项特殊需求提出修改时,大多不能及时响应,即使勉为其难的响应,由于修改权限在其国家的总部,又是跨国沟通,响应时间很长,整车企业抱怨很大。

总会给人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某国内一线整车企业电喷标定工程师如是说。国内电喷系统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对整车企业诉求做出极速反应,建立良好的服务印象。技术不足,服务来补嘛!

适当控制价格。国外电喷系统企业在出售产品时,一般会涉及到前期软件开发费用及后期技术支援费用,并且价格高昂。例:某日系电喷系统企业,新款车型开发支援服务费大概10-30w不等,并且掌握绝对定价权,整车企业不能提出异议。国内电喷企业可适当降低或包含在产品价格内,合理定价,更具优势!国产电喷的成本优势也是外资品牌比不了的。

提高技术支持人员专业能力。驻厂技术人员或直接与整车厂联系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品,直接关系到自家品牌在整车厂的印象。试想,一个技术人员连自家产品状况都不完全了解,这家企业的产品会好吗?一般情况,配套企业的技术人员应该比整车企业的技术人员更了解其部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希望国内的摩托车电喷系统厂家出现一家像华为一样的企

业,在行业内,让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