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试驾评测 > 成都试驾全新smart精灵#3,豪华车的定义从未改变

成都试驾全新smart精灵#3,豪华车的定义从未改变

(原标题:成都试驾全新smart精灵#3,豪华车的定义从未改变)

   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纯电轿跑SUV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个细分市场里的车型几乎都有一个共性:追求实用性,往往对于性能和设计不那么重视。但笔者认为,追求实用性,追求设计感,追求高品质,这三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最近笔者就试驾了一台可以性能、设计、实用性三者兼得的纯电轿跑SUV:smart精灵3号。

这台车总体的设计还是比较小巧的,看起来要比实际尺寸小一些的感觉,前脸的设计也和精灵1的风格类似,总体还是比较年轻时尚的感觉,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再加上精致的头灯,整体看上去干净。该车配备了LED日间行车灯、大灯高度调节,自动开闭,自适应远近光,延时关闭等。来到车侧,该车车身尺寸是4400MM*1844MM*1556MM,该车采用了动感活泼的线条,车身给人一种十分精美的感觉,搭配大尺寸厚壁的轮胎,给人留下的感觉十分年轻。车尾部分,smart精灵#3车尾整体的造型和车头相呼应,尾灯显得十分霸气,非常年轻个性。

smart精灵#3的车头视觉效果与精灵#1差异并不大,依然是奔驰操刀设计,圆润流动曲线+贯穿式灯组+梯形前格栅组成的经典家族式车头有着很不错的视觉体验。BRABUS版车型拥有更具侵略性的运动套件,比如车头黑化的smart标识,下保险杠处模拟导流口的设计,车辆四周底部包围处的夸张设计等,更加突出运动氛围。

   

   侧面是轿跑式的车身结构,搭配上隐藏式门把手、大尺寸轮毂的设计,前翼子板处的smart圆形标识,以及更动感的车身比例,宽高比为1.19,不仅营造出很明显的低趴宽体的视觉效果,也优化了风阻系数,低至0.27Cd。相比精灵#1,精灵#3尺寸进一步加码,其长宽高来到4400(4542)/1844 /1556mm,轴距为2785mm。

    smart精灵#3拥有宽厚的尾部,最为吸睛的是该车的尾部采用了贯穿式尾灯。BRABUS版车型依旧会在车标、车铭牌位置采用黑色涂装。同时,新车也将进一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将提供星辰蓝、光子橙、月瓷白、赛博银流明黄拼色等8种车身颜色组合。

#3继续使用了非常运动的五辐双肋花瓣式轮毂。轮胎方面,使用的是来自邓禄普品牌SP SPORT MAXX系列尺寸为245/45R19的轮胎,这是一条综合性能不错、偏运动操控取向的轮胎。

   坐进车里,smart精灵#3内饰采用了精致的造型,显得舒服。该车方向盘非常符合内饰风格,采用了真皮,Alcantara/翻毛皮材质,让人爱不释手。从中控来看,该车配备朴实的触控式液晶中控屏,让内饰设计颇具层次感,中控整体设计很不错。内饰给人感觉都不错,再来看看仪表盘和座椅,仪表盘设计可圈可点,运动氛围营造的比较到位。该车采用了皮/翻毛材质混搭座椅,座椅宽大厚实,舒适度尚可。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悬浮式大尺寸液晶屏,搭载“灵感星球”smart OS全场景数字生态车机系统,芯片来自高通骁龙8155。精灵助手Avatar同样出现在了smart精灵#3上,该形象更换为猎豹,拥有72种精灵3D动效,语音唤醒时间仅需280毫秒。同时,智能语音功能支持可在21个场景下提供32个全场景免唤醒词,唤醒响应时间仅需100毫秒左右,还具有语义打断、主副驾精准音区识别、可见即可说、多语意等特点。

内饰看起来还是比较时尚的,三个出风口倒是让我想起了奔驰,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做工没什么问题,用料确实就没什么惊喜了,也属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那种,这点倒是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奔驰的传统。车机系统表现还算可以,功能也比较多,菜单逻辑也很好上手,流畅度还算可以另外中间如果都打开的话储物空间也还算可以,这点对于一个小车来说还算不错。

   smart精灵#3搭载多达23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将拥有众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例如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支持智能泊车辅助、自适应巡航、领航辅助、车道保持辅助、紧急制动等较为全面的安全辅助功能。

   

   smart精灵#3空间表现不错,腿部头部空间都挺舒适,带来更好的乘坐感受。同时,该车配备了疲劳提醒、刹车防抱死(ABS)、LED日间行车灯、刹车辅助(EBA/BAS等)、制动力分配(EBD)主驾驶安全气囊、副驾驶位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前排侧安全气囊等安全配置。

smart精灵#3的座椅采用了一体式设计,运动气息浓郁,整张座椅比较消瘦,侧向支撑做得比较到位,全皮包裹看起来坐起来都相当不错,缝线也用了比较别致的亮色缝线,并加入了铆钉细节,整个臀部和靠背都做了人体工程学设计,科学的填充物设计使得座椅与身体贴合度较好。功能上,前排座椅全部支持电动调节,通风加热也一并奉上。

后排座椅乘坐质感和前排相比不存在什么落差,它似乎更加注重这里双人乘坐的体验,看得出来两侧的座椅有比较明显的下陷,配合上较躺的坐姿和厚实的填充物,不论是长途驾驶或者长途乘坐都不会累。而几乎纯平的地板空间也让第二排的中央座椅意义变得更强。

电动开启,并带有防夹功能。我们的试驾车第二排座椅可以4/6拆分放倒,在储物空间方面,常规状态下它规整的后备厢370L的空间足够使用,在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容积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到1160L,大大扩展使用空间。

#3并未装备备胎,取而代之的是地板革下的大块储物格,而机头盖的前备箱里面放置着原厂的快捷补胎工具。

   

smart精灵#3后备厢空间大小符合它家用的定位,一家人出行的置物空间可以满足,空间灵活性极佳。此外,该车配备了疲劳提醒、刹车防抱死(ABS)、LED日间行车灯、刹车辅助(EBA/BAS等)、制动力分配(EBD)主驾驶安全气囊、副驾驶位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前排侧安全气囊等安全配置。

   新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匹配了机械分离装置,可实现“闪电切换”功能,在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三种不同驱动模式外,还可后轮驱动,节省能耗。

   smart精灵#3搭载了总功率为315KW,总扭矩为543N.m的电动机,加速度很好,续航里程同样出色,动力表现不错。而抛开更强的直线能力不谈,这套动力开起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整车在急加速时响应迅速而又非常线性,驾驭它的感觉明显更加轻松愉悦。工程师对动力系统的调校让整车在中高速时的再提速能力变得更强,高速驾驶变得更加从容。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作为一个电车坐姿能调到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还算不错,方向盘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座椅确实就比较硬了,不过包裹感还不错,也算是符合定位。第二排表现就比较一般了,空间倒是还算够用,不过座椅依然偏硬,地台也比较高,靠背角度也不算缓,乘坐起来不怎么舒适,后备箱空间作为一台小尺寸的SUV倒也还行。

配置上,此次试驾的车型的配置倒是还可以,驾驶辅助倒是有所配备,不过个人感觉对这种车型来说意义也不太大,试驾车选装了beats音响,效果也还算可以,另外之前看很多人吐槽方向盘加热这种需要在车机里额外付费,我个人觉得倒也无可厚非,毕竟明码标价,前期没选的话还给出了后期后悔的选项,只要不是那种不提前讲清的就好。至于很多人说预埋了硬件不给用倒也正常,毕竟就算是传统车企在研发过程中的各种配置级最后也是由消费者进行均摊,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

试驾车是四驱版车型,即指导价21.99w的型动四驱版。双电机四驱428马力,单看参数还是比较强的,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还是挺不错的,法定限速内都有着很强劲的表现,体感上动力储备也是比较强大的。舒适模式下动力释放还是比较好控制的,大小动力请求的响应也都比较及时,大的动力请求也是有一个线性上升的过程。而运动模式下就比较激进了,电门踏板会更敏感一些,大的动力请求也基本上没什么延迟瞬间“蹦”出去,主观上动力还是挺“冲”的,不过倒也很好控制,试驾时有一段堵车走走停停特意放在运动模式下试了试也不会觉得突兀。平顺性没什么问题。总体表现考虑到定位还是挺不错的,在同平台车型中也是比较好的表现。

 前后双电机让它有了电四驱系统,驱动力的分配完全交由电脑根据实时路况乃至驾驶者的右脚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多数情况下,这部车子的动力分配更偏向后轮驱动,仅为前轮分配小比例的驱动力,追求的也是高效。

底盘表现分开说,舒适性层面,这台车整体的设定确实就比较“硬核”了,小震动有一些处理才会传入车内,总体还能接受,大的震动就比较硬了,对于连续颠簸也会有一些震动吸收不到位带来的晃动,而减速带处理有一定厚重感,也没什么多余的动作,但整体对于震动的化解就比较一般了,感觉还是挺颠的。总体确实是比较硬核的表现,如果在一些路面情况比较差的地区还是挺影响舒适性的。

运动性表现好评,较硬核的滤震表现也确实带来了比较好的运动性感受,这台车对于侧倾的抑制非常好,重心转移的响应也很快,极限也比预期的要高,而且主观上觉得很稳定,当然开放道路上也不怎么好探究这台车的极限,也建议大家小心一些。

转向手感好评,舒适模式下低速还是比较轻的,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与之匹配的阻尼感受也不错。运动模式下会重一些,不过手感依然很不错,另外这台车的转向对于路面的反馈还是比较明显的,稍微走一些烂路转向都会受到明显干扰,在当前还是比较少见的。指向性很不错,弯道内很有信心。车头响应和跟随性都很好,确实是一个比较运动的车的感受。

刹车脚感好评,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衔接还是比较到位的,日常驾驶脚感也比较紧致,和整体的性格比较一致。

mart精灵#3有着一般车不多见的操控性,它的方向盘的转动阻尼线性、转向比例设定很“贼”,主观上操控感更强;而动力电池布局也为整车带来了更低的重心和更棒的车身跟随性,来着它,很容易激发起你的驾控兴趣。


汽车圈说车

   很多人对smart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奔驰旗下的两门代步小车,但笔者想说的是,来到新能源时代,它早已开始了自己的转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精灵3号这样的几乎和过去的smart完全不同的车,更加注重实用性,但同时,骨子里对个性,对设计的坚持,依然还在。

   作为目前为止最不“smart”的“大家伙”,这部定位紧凑级轿跑SUV的smart精灵#3直接杀入了目前纯电SUV领域里最为热门内卷的细分市场,关注度自然是相当高。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拿出的手段和对旧时代的切割力度都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一部曾经光环笼罩的品牌来说,想要成功生存下去并逐渐形成竞争优势,特点鲜明无疑非常重要。

而smart精灵#3,虽然体型更大,但实际定位与smart精灵#1还是一脉相承,它的目标客户群仍是以年轻消费者为主,也始终保留着全新的smart品牌个性兼具豪华的驾乘体验,在电动车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的今天,这种体验也更加显得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这台精灵3的表现我认为还是可圈可点的,作为一台smart在这个价位给出了相当硬核的驾驶感受还是比较出人意料的,当然硬核的驾驶感受肯定不适合所有人,至于是否值得购买还是要看个人的需求,另外据说smart后续还会有两门版车型,我个人还是比较好奇的,看看那类车型能带来什么样的驾驶感受。如果你喜欢追求速度和激情,同时又注重舒适性和科技感,那么smart精灵#3 BRABUS性能版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版权声明】车平台提醒您: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成都试驾全新smart精灵#3,豪华车的定义从未改变】文章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