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导购 > 凯迪拉克和林肯的被迫本土化是喜是忧?

凯迪拉克和林肯的被迫本土化是喜是忧?

(原标题:凯迪拉克和林肯的被迫本土化是喜是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汽车工程学的角度看,此次上市的CT6确实算是“全新”的,因为像D柱这种涉及车身结构的部位都有改变,改款是不会有这么大动作的。但与此同时,全新CT6的变化却低于预期——不仅平台没变、轴距没变、动力总成没变,甚至连车身长度、整体轮廓也都没变;仔细再看内饰,也是乍一看翻天覆地,实际上设计核心架构的部位,包括门衬的很多设计,都与老款是“一脉相承”的。

然后具体看市场、背景,就非常好理解。CT6在北美市场停产,本身就因为中大型豪华轿车这个细分市场“不好混”。海外如此,国内何尝不是如此?只是由于国内仍有一定的市场蛋糕可以分,凯迪拉克不想轻言放弃罢了。这种情况下,进行翻天覆地的换代,自然就显得得不偿失。假设CT6不是这样,它在全球都有市场,情况就会不一样了——通用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出一款更与时俱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回到本文的主题:由于这种被迫本土化,全新CT6最终可能也只是“续命”而已,不可能指望它有更多的作为。

反观GT4,情况则有所不同。凯迪拉克从无到有开发这么一款全新产品,自然是看到了某个细分市场的需求。从产品看,完全与GT4属性重叠的,市场上并不存在。即无论是Q3 Sportback,还是宝马X2或奔驰GLA,都与GT4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从设计思路看,它比常规的轿跑SUV更主流、更具实用性,同时相比XT4又更运动、更年轻化。而在产品策略上,则主推1.5T而非像XT4那样主推2.0T,同时在科技、豪华装备上有所侧重和加强。这种组合既符合主流需求,又与BBA竞品的做法相似。虽然目前无法定论GT4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但如果成功,这不失为“被迫本土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已有的例子中,林肯Z的表现中规中矩——它在适应中国市场的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但缺乏全球研发的底蕴可能又是它所缺失的,这恰好也与其终端销量相符。冒险家作为林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支柱,林肯愿意花大价钱为它做明显区别于美国本土市场的“换代式改款”,相信市场应该也能投桃报李。


总结:



“被迫本土化”只是一个现象。从表面上看,它折射出某些厂商的无奈——不能像其他有着适销对路产品的厂商那样“坐享其成”。然而凡是都有两面性。正因为缺乏相应的产品,所以才更有动力做好本土化。而在做好本土化这个过程中,能够端正态度、眼光长远,并且能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注重中国消费者体验,那它就有可能成为这些品牌新的突破。

更有趣的是,“被迫本土化”可能会是一个长期趋势。或许再发展个五年十年,所有的合资厂商都不得不“被迫本土化”。因为届时的中国市场,可能在很多细分领域超过了全球所有的市场。而事先“被迫本土化”的这些厂商,如果提前布好局、找准创新模式,反而因祸得福也说不定,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