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百科 > 康得新汽车膜怎么样,kdx膜好不好

康得新汽车膜怎么样,kdx膜好不好

(原标题:康得新汽车膜怎么样,kdx膜好不好)

要理清汽车漆面保护膜的市场方向,得从汽车膜讲起。车膜主要有三种,按出现时间排序分别是隔热膜(又称太阳膜)、改色膜、漆面保护膜(又称隐形车衣)。然后近年来出现了天窗膜、后视镜膜、内饰保护膜,这些都是不太上量的小项目,或者是还没成熟的市场项目。

一、隔热膜

最早出现的汽车膜类,是隔热膜。因为白玻车窗太阳晒进来太烤人,还耀眼眩目,影响行车安全,所以需要一个东西来遮阳、降温、阻隔紫外线。大概在1995年左右,那时的汽车不贴膜,也没膜可贴。于是人们用车内窗帘挡着阳光。然后也就是在1995年前后,极少数喜欢出去香港、日本、台湾跑的精明人,看到了汽车窗膜的机会。其中最成功的就包括广州永福路的侯老板。

听说,最初的隔热膜还不是真是的隔热膜,而是据说是“茶纸”,就是一种有颜色,可以挡阳光的透明度较高的胶纸吧。估计那时根本不什么讲究透光率、隔热指数、隔紫外线指数啥的。也绝没有磁控溅射膜、陶瓷膜、铟锡膜、金属膜等林林总总的说法。那时候,简单粗暴,只知道这种胶纸比挂个窗帘时尚太多。那时的生意太容易了:就是你来了膜,我就买走转手高价卖掉。

于是候老板等一大批人赚了钱,侯老板后来创立了国产品牌北极光,又在最好的光景里卖一些股权给康得新,尽管现在康得新已经从A股主板退到了老三板,代码002450变成了400102。但康得新旗下品牌KDX还在倔强地经营,当然侯生早已功成身退。

与侯生一样成功的还有不少人。现在的威路掌门人,当年操盘威固,那绝对是最为成功的故事。头条里一定有很多朋友,现在车窗玻璃上就贴着或大或小的V-COOL黄色标贴。这种标贴,特别是那种大大的占了半年后车窗的,一般是在宣示:你看我在汽车贴好膜这件事上是很认真的!现在威固品牌的中国区操盘手据说换了人,但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那个神奇的潘姐。后来放手威固的潘姐,又在隔热膜、改色膜、漆面保护膜的自主品牌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多个赛道上,搞得有声有色。

回顾许多年以来隔热膜的历史,在名称上有称隔热膜的,有叫太阳膜的,我个人觉得叫作汽车窗膜更加贴切些。在这个赛道里,还有许多厉害角色,比如3M、强生、龙膜、大师贴膜。说起这个大师贴膜,好象还有一段插曲,曾经有真假大师在一个展会上同台展出,弄到很不愉快的经历。足见汽车窗膜赛道的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但真正最大的压力,则来自4S店这个方向。过去窗膜便宜的质量不好,容易起泡;好的窗膜不愿意去品牌化,自降利润给4S店贴牌。但是随着国内如KDX、中材等汽车膜厂的工艺越来越高,与外国厂家不分上下的时候,4S店找源头工厂贴牌就容易多了。现在,汽车窗膜赛道,已经成为利润不高的赛道,窗膜厂开始纷纷向漆面保护膜进行转型或者扩张。也有一些品牌试图进行一些差异化的竞争,比如欧派,就在彩色窗膜和变色窗膜这个子赛道进行了不少的努力,比如欧帕斯也创新了商业模式,都也取得了一定的不俗成绩。但无论如何,汽车窗膜赛道很难再回到利润丰厚的时代了。

二、汽车拉花及改色膜

接下来要出场的就是漆面保护膜了,因为这几年很多窗膜企业开始扎堆进入漆面保护膜赛道,新的竞争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讲汽车膜的竞争,还要先讲一讲改色膜和漆面镀晶。在讲漆面保护膜之前先讲改色膜和镀晶。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来龙去脉,才更明白为什么现在好像整个行业都扎在漆面保护膜里不能自拔。

简单地讲,汽车拉花就是改色膜的前身,拉花是局部的艺术,而改色膜是全车的艺术。说起汽车改色膜,好像怎么都绕不开一个年轻人,二零零几年在永福路,一个初中辍学的潮州小伙子,大概做的就是打包、管仓库或者送货的某种或某几种工作。一个偶尔的机会,小刘接触到了PVC拉花,赚了快钱。后来又做全车改色膜,赚了大钱。他把生意从国内做到国外,最初的加工作坊也换成了肇庆的宽大的独立工业园,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侧目。这就是卡莱斯改色膜的成功学简史。在改色赛道,除了卡莱斯,还有不少的成功品牌,比如车衣裳等。

卡莱斯的一款贴膜作品

但是汽车改色膜从本质上来讲,还是装饰作用多一点,算作汽车装饰赛道吧。与汽车窗膜其实完成不是一回事,甚至贴膜的材质、原理、流程、方法也完全不一样。唯一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工和技术才能贴好的技术活,因此也就越来越受到汽车服务店的欢迎:一是车主有需求,二是上项目能赚钱。

三、漆面镀晶

就在汽车贴膜市场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汽车漆面保养也开始进化。从打蜡中衍生出漆面镀晶项目。

讲到镀晶,很多同行一定会很怀念过去暴利的日子,过去镀一车晶,赚8千、5千、3千的,老爽了。其实,漆面保养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遍的门店汽车保养项目,之前的保养项目是打蜡。就是打磨漆面、进行抛光,再上棕榈蜡或者别的什么蜡,让车漆光洁如新,业内师傅一般会觉得龟牌、G4、EXQ等品牌的效果不错。但是打蜡好归好,就是收不到高价,门店不怎么赚钱。于是大家伙就想着创新方法了:能不能一次打蜡保持的效果更久一些,再久一些?这时人们开始搞镀晶,演示方法一般是:在汽车引擎盖上做对比实验,一边镀晶、一边不镀晶,一桶水倒下去,对比效果明显的不要不要的。于是,一车镀晶折腾下来,就可以搞到好几千元,这生意好做啊!

好景不长。镀晶搞了几年又走极端了,一是是效果的问题,很多号称能一次镀晶能保一年、一年半、甚至两年的,很难做得到。二是镀晶效果消失后,再做又要给车漆打磨抛光,车主开始觉得挺麻烦的。三是一些后起之秀,为抢占市场打"快"镀晶的主意,生产一些施工快速的镀晶,薄利多销。从打蜡那边抢客户,从镀晶那边抢客户,再从不做漆面护理的车主那里挖掘客户。再后来一些带水镀晶也出来了,带水施工、做完即过,不用打磨抛光,就好像楼底下的快剪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镀晶这门之前利润很高的汽车漆面美容项目,就这样成了快速贬值的普遍项目,麻烦还赚不到钱儿,越来越多的门店对其失去了热情。漆面保护膜逐渐抢了高端镀晶的风头。

四、漆面保护膜

漆面保护膜最初也有人称之为"隐形车衣",其作用与窗膜(隔热防晒隐私)、改色膜(美观)不同的是,它的作用主要是保护车漆,与镀晶的功能相似,所以也有人将镀晶称作"隐形车衣"。漆面保护膜最终是一个高端项目,通常是豪车才会做的项目。有人说是豪车漆太贵要保养,也有人说是开车的老板不差钱。作为一个"贵族项目",由于它的施工相当复杂,又多为豪车施工,所以早几年这个项目一直没有怎么推得开。于是,先尝试的人们就富了一大批。

有些行业人士说"汽车后市场每一个赚钱的项目,不过五年一定会烂大街。"漆面保护膜的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现在很多上中下游玩家都知道了里面所有的道道了。随着改色膜工艺的不断成熟,漆面保护与改色膜开始逐渐有用途趋同的苗头。不但老牌的国产改色膜品牌已经推出了彩色的漆面保护膜,XPEL等国外顶流的漆面保护膜品牌似乎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现在漆面保护膜正在成为一个十分火热的项目。在每一年雅森汽配用品展会上,全世界的漆面保护膜品牌都会汇聚于此。有顶流品牌,也有新锐新秀,还有膜业工厂,它们通过尽善尽美的特装搭建,现场各种形式的贴膜表演,从品质、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大量的省、市、县代理商进行推介,从而快速的打开市场。

五、漆面保护膜与改色膜的融合

那么回过头来讲讲,漆面保护膜为什么会成为如此火爆的项目呢?这与项目的秉性是分不开的。

首先,膜是很难完全一二一地看出质量好坏的,因而这个项目需要高超的运营水平,而运营水平越高超,就越能赚钱。

其次,贴膜也是专业活,一个合适的技师,要是没有几个月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很难放心地进行施工,因为一旦在施工中拆坏或者损坏车主的爱车,那就麻烦了。

再次,贴膜需要几个熟手用几天时间才能完成,因而也是专业劳动力密集型的活儿,这样就为项目能收高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汽车服务店,贴一车膜,除去漆面保护膜的采购成本,一般平均一台车的施工毛利最近五年(2016-2020)分别为:6676元、4053元、3222元、3001元、2811元。呈现出显著的逐年下探的趋势。雅森帮汽车后市场最大的学习平台之一,我看到其最近也有与之相近的调研报告,这里不再一一引用。

啰啰嗦嗦又讲了好多,该收收尾了。下面来谈一谈汽车三膜的发展趋势,汽车窗膜、汽车改色膜、汽车漆面保护膜未来的市场会是怎样的市场,我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有不当和冒犯之处,敬请谅解。

一、窗膜。汽车窗膜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了,窗膜的供应链也较为丰富成熟,美国、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国外的窗膜供应商,包括3M、强生、威固、龙膜等;与国内如航天云膜、康得新、能膜、科为等一些国内工厂膜都具备了强大的产量。在品牌运营方面,大师、航天云膜、威路、欧派、联邦、能膜等高端国产品牌的运营经验也可圈可点。只不过随着汽车4S店对贴膜的逐渐重视,在提质降价的大趋势下,汽车窗膜在4S店被源头拦截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一些专业的贴膜服务机构也加紧了与4S店合作,4S店管卖,技术服务商管贴,甚至技术服务商管贴又管卖的模式都很普遍了。所以,汽车窗膜市场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过去的暴利时代已经远去。而在汽车后市场欧帕斯等专业的贴膜运营机构的崛起,也分流了一部分品牌膜的市场份额。

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创新。

近年来汽车窗膜企业正在强力尝试向建筑和家居玻璃膜突破。比如纳琳科、欧派等品牌,就将侧重点放到了这个领域。今年中贸雅森广州汽车后市场全产业链展上,有不少家居建筑膜企业参展,建筑膜品牌为什么要向汽车服务市场切入?因为汽车服务店有充分的玻璃贴膜技术储备,车主也是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而汽车服务店也有向家居市场发展的意愿,在这个领域,香百年、绿能量、爱车伴等汽车空气管理品牌,早就在进行了"车家"的尝试。大量建筑膜品牌参展雅森展,我的理解是:一方面雅森展会在汽车后市场、特别是汽车贴膜市场的号召力最为强大有关,另一方面反映出汽车窗膜开始向车家两用膜扩张市场的显著信号。那么这个扩张行为有市场基础吗?

我们拿纳琳科建筑外贴膜的一个指标来举例,家居玻璃或幕墙玻璃贴膜后,一般可以节约30%-40%的空调能耗。粗粗框算一下,大概2年上下节约的空调电费就能把贴膜的成本收回来,而建筑膜一般可以用20年,这样又舒服又划算的生意,不少人应该已经在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的建筑,玻璃幕墙约为为600亿平方米,其中玻璃门窗有100亿平米左右。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环境下,这个赛道或是一个潜在的万亿级赛道。

纳琳科品牌在雅森汽车后市场展会上大获成功

二、汽车改色膜和漆面保护膜

把这两种膜放在一起讲?是认为这两种膜尽管起源时的市场需求不一样,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两者之间的市场关联度将越来越高。几点意见吧:

1、改色膜和漆面保护膜的材质、工具、流程、贴法是接近或者一致的。

2、改色膜的全车化,以及漆面保护膜的炫彩化和个性化,像两条斜线正在出现交集。

3、现在的贴膜生产工厂、贴膜OEM品牌商、第三方贴膜专业机构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两膜同营"的动作。几乎每一个有实力的改色膜企业,都有漆面保护膜业务。反之亦然。

这些现象和趋势其实很好理解。

现在改色膜和漆面膜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品牌,OEM化的趋势也十分普遍,OEM的投入也极大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意味着价格战将加速来到?我个人的感觉是不会。首先我们看到,在这几年中一直有一些企业在试图走低价模式,但是很少获得成功。比如有的品牌就推出了出货价在几百元以下(可贴一车),保质期在3年以内的漆面保护膜,但是市场反应并不好。我想是因为漆面保护膜的最大成本来自于贴膜施工费。反倒是在如果改色膜和漆面膜在材料上减配,一定会以缩短贴膜的保质期和相关指标下降为代价。而这对于车主来讲是不可原谅的问题:比如贴完很快变黄、或者粘漆什么的"事故"。当然,以价格定义品质的做法不一定成立,也不排除当前在市面上有不少的物美价廉的好膜,只是囿于我的个人视野和见识而错误地下了结论。但是,由于贴膜本身的技术流程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减少,因而施工费也就很难极限降低。

六、漆面保护膜的未来市场思考

继续讨论,为什么汽车改色膜和漆面保护膜虽然也进入了整体价格下行的通道,但价格战却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白热化的地步?原因在于汽车后市场在产品(项目)端来讲,汽车服务端和车主消费端都同时向个性化方面在进行升级转型。而汽车服务端则更加看重这种变化,因为这些项目虽然有不少的施工技术门槛,但是赚钱效应显然更好。漆面保护膜和汽车改色膜则很好地顺应了这种趋势。

更具体一点,有三组矛盾因素在维持个一种有趣的平衡:一方面改色膜和漆面保护膜的生产工艺逐渐趋于成熟,OEM的门槛下降,牌子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本身产品质量要求要高,品牌商又要提供技术、精益服务,单个品牌或者企业市场开发速度有限,推广成本和预期收益很难短时间下调到底;第三方面,门店端因为将其作为重要的赢利项目,又加上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大量人力支出,因此门店端的低价营销的动能也不足。这三组因素本身每一组都是价格战出现的重要条件,但是三者组成在一起,就延滞了离谱的价格战的快速出现。加上汽车保有量和新增销量在不断上升,改色膜和漆面保护膜的消费需求在不断提升,这个赛道将继续繁荣。2022年2月24-27日北京雅森展的贴膜区的预约参展企业数量再次超过了2021年,就是也是一个侧证。因此,关于改色膜和漆面膜未来的市场走向,个人感觉是越追求高品质的品牌,路可能会走得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