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百科 > 泉峰汽车精密怎么样,泉峰汽车精密员工住哪

泉峰汽车精密怎么样,泉峰汽车精密员工住哪

(原标题:泉峰汽车精密怎么样,泉峰汽车精密员工住哪)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程似骐、陶亦然、何俊艺)

1.汽车零部件行业后起之秀,立足技术布局全球

1.1铝压铸优质供应商,新能源汽车领域先驱者

1.1.1“站在巨人肩上”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新玩家

公司背靠资金实力强大的电动工具国际巨头——泉峰集团。泉峰汽车脱胎于中国第一大电动工具及户外动力设备(OPE)供应商——泉峰集团。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其制造板块主体——泉峰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电动工具和OPE业务营收均位列全球第十,收益CAGR高居第一。

阶段一(1993-1996):外贸起家。1993年,创始人潘龙泉成立了一家经销电动工具的外贸公司,“泉峰”正式诞生。无论是创始人出身(3位都来自国有外贸公司)还是公司自身定位,泉峰都较早地具备了国际化视野。

阶段二(1997-2006):转型制造。1997年9月26日,泉峰集团子公司德朔实业有限公司在江苏南京成立,泉峰集团将其作为生产基地,正式进军制造业。2006年,随着德朔工业园的建成,泉峰逐步实现生产制造高度纵向一体化,夯实了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

阶段三(2007-2011):发掘主业。从2007年起,为了打造自有品牌,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德朔实业制造事业部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从风电、太阳能到汽车、家电,各领域都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最终与舍弗勒、法雷奥等Tier1建立合作关系,向其提供高精密度汽车零部件加工设计和生产制造服务,并于2008年通过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阶段四(2012-至今):专注发展。2012年3月19日,德朔实业的汽车制造事业部独立,成立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泉峰有限),主要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2016年11月23日,泉峰有限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5月22日,泉峰汽车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挂牌上市,首发上市50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约4.52亿元。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绑定中层骨干核心利益。公司前两大股东为泉峰精密技术控股有限公司、泉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7,200万股(占比35.75%)和4,656万股(占比23.12%),构成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潘龙泉通过持有这两家公司,间接持股比例合计38.62%。2020年6月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按每股人民币8.14元,将153.24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比例约0.77%)授予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副总经理及其他37名中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其中授予中层管理、技术人员的股票占授予总量的比例达84.42%,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中层骨干员工的重视程度和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的决心。2021年6月4日公司公告确认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达成,即2020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达到100%解除限售要求。

1.1.2汽零铝压铸优质供应商,立足技术打造差异化发展路线

专注汽零铝压铸业务,前瞻性布局新能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逐步形成了以汽车热交换零部件、汽车传动零部件、汽车引擎零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产品体系。2020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达92%,其中铝合金压铸产品近70%,黑色金属类占比20%以上。由于入行较晚,公司早期选择从生产难度较大、同行不愿涉足的业务切入,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潮流,2013年公司通过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开发电驱动相关产品,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新能源前沿技术加持纵向一体化制造能力,超越“来图加工”持续向上突破。公司借助新能源布局的先发优势,持续纵向深入拓展,开发出高强度、高导热性铝合金材料以及成型技术、高压铸造消失芯技术、超大电流绕组技术、高速行星减速机技术等,为新能源业务长期增长夯实了技术基础。同时公司具备超越传统铝压铸公司“来图加工”的纵向一体化生产能力,工艺涵盖高圧鋳造、机械加工、焊接、注塑以及PCBA产线等电子产品的制造,在制造能力方面显著领先同行。

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即持续客户应用,帮助客户设计和验证,取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除打造一流研发工程师团队以外,公司另设立产品设计工程师团队,从3D造型到有限元分析和各项仿真、疲劳、爆破等多种实验均可内部完成。凭借模具自制、反应迅速、量产品质一致(良品率90%以上)等核心优势,公司已获得了各种模组类订单,为客户提交软硬件结合的复杂产品,奠定了业务持续领先同行、大幅突破潜在业务的可能。

1.2经营业绩逆势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1.2.1营收、净利逆势上涨,产品结构优化成最大助力

行业下行期内营收、归母净利表现亮眼。2016-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6.97亿元上升至13.84亿元,CAGR为18.71%,大幅高于同期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0.60%的CAGR。同时期内除2019年因上市相关费用等费用增加导致归母净利有所下滑外,公司归母净利润CAGR为21.62%,2020年达到1.21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H1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5亿元、0.78亿元、0.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13%、266.39%、229.60%,业绩表现持续亮眼。

重点布局传动新能源业务,产品结构优化打造强劲增长驱动力。公司近年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布局传动业务和新能源业务,二者销售收入占比上升较快。传动业务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15.91%(第四)上升至2020年的30.02%(第一);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3.66%上升(第六)至2020年的16.33%(第三)。相较于公司传统业务(热交换、引擎、转向与刹车)和其他非主营业务,传动及新能源业务的产品单价较高。借助新能源和传动业务“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公司在行业遇冷期间保持着业绩逆势提升的强劲驱动力。

1.2.2盈利能力稳中有升,高度重视研发投入

毛利率持续增长,2021H1净利率接近10%。随着传动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高毛利业务放量和产能扩张等一系列措施有序推进,公司克服人力成本上升和价格年降影响,整体毛利率持续上升,2020年突破26%。2017-2018年出于发展战略考虑,资本投入较大,净利率出现下滑。2020年经过优化管理、募投项目完成,净利率达8.73%,创历史新高。就2021H1情况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26.08%、9.73%,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期间费用控制稳健,研发费用率领先同行。销售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增长源于销量大幅增长带来运输费增加(2020年运输费用占销售费用86%)。随着2020年泉峰(欧洲)子公司建立,通过在当地兴建厂房,预计将有效降低海外运输成本;管理费用方面,2016-2018年公司管理费用率控制较好,2019年起因上市、股权激励费用增加而上升;财务费用方面,公司负债结构的改善有效降低了利息支出,使财务费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采用过度投入策略,2016-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基本呈上升趋势,费用率下降原因系营收放量。泉峰汽车2020年研发费用率为5.96%,高于文灿股份(3.21%)、旭升股份(3.54%)、广东鸿图(4.68%)、爱柯迪(4.96%)等竞争对手。2021H1公司研发费用率进一步上升至7.74%。

1.3客户合作远播欧美,产能扩张有序推进

1.3.1客户覆盖知名Tier1